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news.163.com/15/0319/07/AL26Q4VA00014Q4P_mobile.html"
做婚紗攝影如何“炒熱”自己?(圖)1426720417000來源:大河網-河南商報有0人參與本周六,李文煌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受訪者供圖 河南商報記者陳曉麗 說起婚紗攝影,李文煌絕對稱得上專家。來自臺灣的他,在從業的30余年里,曾為多位明星拍過婚紗照。 從攝影師轉做職業經理人,李文煌曾操盤多家影樓,幫其起死回生,如今作為鄭州米蘭婚紗攝影的總經理,對于鄭州的婚紗攝影行業,他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。 本周六下午的創業夢工場講座,李文煌將和創業者聊聊婚紗攝影中的門道。 故事 從業30余年攝影師轉做職業經理人 留著長發、氣質儒雅、一口流利的閩南話,恰逢知天命之年的李文煌,在婚紗攝影這行,已經做了30余年。 李文煌的父親也是攝影師,他從小就迷上了攝影,2002年,在臺灣攝影圈已頗具名氣的他,選擇來到大陸。 “臺灣的人口密度大,攝影這行的競爭也非常激烈。2000萬人口與14億人口相比,大陸的市場空間要大得多。大陸和臺灣文化也是相通的,同根同源,生意也會好做。”李文煌說,正是看重這個市場前景,他選擇了來大陸闖蕩。 一開始,李文煌的主要工作是教學,以上海為總部,從廈門到沈陽,為不少城市的攝影師做培訓。 從2002年到2006年,全國很多影樓的婚紗宣傳照出自他手。隨著傳統的膠片攝影逐漸被數碼攝影取代,自2006年之后,他開始轉做管理。 如今,李文煌操盤鄭州米蘭婚紗攝影。在他看來,目前鄭州的婚紗攝影,市場空間依舊很大,“在這個1000多萬人口的城市,大型影樓只有十幾家,數量并不算多;小型的婚紗攝影工作室較多,有數百家,但是比較混亂。” 觀點 引客上門婚紗攝影要“走出去” 李文煌見證了婚紗攝影行業的各種變化,他感觸最深的是:坐等顧客上門的時代一去不復返,如今最需要做的是“走出去”。 在他辦公的茶臺一角上,放著一沓宣傳頁,這是一組關于禮服的調查表。 “大家都知道,在大街上接到的宣傳單,是不會有人細看的,沒啥效果。”李文煌說,上街發宣傳單屬于出力不討好的做法。 而他們的這份調查表,是“問而不發”的—由店員詢問受訪者喜歡的風格,留下聯系方式。當然,路人不會乖乖站下來幫你填問卷,需要用禮物來吸引他們。 李文煌還將婚紗攝影與餐飲業進行類比,他說,引客上門,制造人氣,非常重要,“同樣的兩家飯店,一家排長龍,一家門可羅雀,你選哪家?肯定是人多的。因為大家的心理是從眾,感覺人多了飯才會好吃。” 營銷 宣傳不僅是操作更是“炒作” 李文煌提到一個觀點:營銷宣傳,不僅是操作,更是“炒作”。 米蘭婚紗攝影最近一次大型的“走出去”經歷,正是一次“炒作”成功的案例。 在上周末的河南商報婚博會上,米蘭婚紗攝影的展位就遠比其他展位人氣旺,原因就在于米蘭婚紗做了一個“愛神丘比特”的行為藝術。 李文煌分析:當只有你一家在做廣告時,你的廣告算是廣告;有三家同時在做,勉強會有效果;當有五家、十家,甚至你的所有競爭對手都在做廣告時,你的廣告其實是沒有效果的。尤其是在網絡時代,無數婚紗攝影工作室都在網上做團購,打價格戰,實際上是相互傷害品牌。 分析 做的永遠是“三個月生意” 在李文煌看來,婚紗攝影行業的準入門檻并不高,就很多攝影工作室而言,一個攝影師、一個化妝師,一組人馬接一個單子就敢開業。 但是,這看起來雖然簡單,但并不持久,“這種生存模式,在單子少的情況下尚可發展,當顧客量大了就撐不下去了。” 李文煌提醒想要進入婚紗攝影行業的創業者注意:做這一行,資金倒是其次,團隊非常重要,有一個能面面俱到的人來統籌很關鍵。
關鍵字標籤:類婚紗禮服
|